最新活动 行业资讯 返回顶部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博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

科学教育提升竞争力 “四热”学生受美国大学青睐

发布时间:2017-11-13 文章来源:www.gigglemoment.com 点击数: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青少年群体更好地传播、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11月4日至5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推广暨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播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十余位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代表,以及从全国范围选拨出来的60多位优秀青少年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
  据记者了解,本次峰会是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指导下,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朴新教育科技集团旗下的北京少年行有限公司承办,设有专家和青年论坛以及青少年主题演讲比赛,以传统文化的当代性及文化创新为主题,在文化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建立对话。
  环球网记者在峰会上有幸采访到了最强少年副总经理兼活动开发总监栾玲女士,她也就近期教育热点和广大学生、家长关注的留学问题分享了宝贵经验和建议。
  科学教育渐受重视 综合素质“几何倍”提升
 
  近期,教育部出台科学教育新课标,将其正式纳入全阶段国民教育体系,但短期内我国还将存在科学课开课率不足、核心课程地位重视不够、师资力量没跟上等情况。而美国的STEM教育(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一直为人称道,无疑是值得后来者参考的优秀模版。
  对此,栾玲老师表示,首先要肯定的是,国内对于STEM教育的借鉴引入是非常喜人的一步。
  中国教育已经从注重知识吸收开始向注重动手实践转型,这是社会需求引发的变化。电子产品和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科学实践中来,这时候纯粹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社会需要更多的动手机会。
  同时,家长和学生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大大开阔了视野,大部分家庭不再单纯看重分数,他们已经认识到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很多公立学校里,学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课外活动选择,这说明学校在设置学科课程和营造科学教育环境上正在与时俱进。
  就STEM所涉及的领域而言,中国的科研能力有目共睹,学生对于数理化理论的吸收一直很强,欠缺的只是科研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这就需要社会为青少年搭建通往科学教育的“阶梯”和“桥梁”。也正因为学校科学教育和学生兴趣、发展科学素质的要求之间尚有“鸿沟”亟待跨越,校外STEM教育的市场潜力和学科深入潜力都具有广阔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下,少年行秉持着“寻最强之师,笃最强之思,行最强之实,育最强少年”的理念,孕育了“最强少年”品牌的雏形。从2011年起就开始整合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由他们为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谱遥感等等看似遥远的名词来到了青少年面前,副教授以上的领衔师资更是保证了授课的科学性与前沿性。
  在政策支持、社会推动、家庭重视的协力下,中国孩子的综合素质已经进入了“几何倍”提升的高速轨道。
  素质教育并无标准 “四热”学生备受青睐
  在少年行的活动中,青少年接触到的可能是教授带领研究生们正在进行的项目。例如,“虚拟技术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应用”就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主导下的尖端科研课题,此项研究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上都是领先的。那么,如此“高大上”的项目被写在高中生履历上,是否会让国外大学的招生官起疑呢?
  就此,栾老师也为环球网记者举例作了详尽的说明,“素质教育本身也并没有统一标准,在同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拥有选择的机会,收获不同的经历。有些孩子会对社会公益更感兴趣,而另一些则在科技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优势。”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选择或推荐活动项目之前,少年行都会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背景,“很多医生的孩子一直就对医学抱有好奇,成长环境和兴趣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地震后尼泊尔儿童心理调研”就是一个以心理学为导向的项目。参与活动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带着最为前沿的脑电探测设备,监测当地儿童的生理参数变化;另一组是心理教育组,通过科学手段了解儿童心理状况,定制方案进行疏导。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尼泊尔当地的特殊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居民幸福感为何如此之高?”“多元化的宗教如何在尼泊尔共存?”这都是出发之前未曾讨论过的问题。
  课外活动项目的出发点一定带有学科导向和能力锻炼的目标,但更多的收获来自意料之外。在全新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让青少年有自己判断与选择的机会,因材施教也就成为可能。很多时候,学生的发现也能启发下一期活动的项目设置,为后来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方案。
  对于国外大学招生官来说,他们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项目,而真实性是打动他们的最重要一环。能够展示出活动中的细节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是与走马观花式的“刷活动”完全不同的。很多学生带着提升学科能力的目的开始项目,而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发现,这就恰恰是招生官最为看重的经历。
  就像综合素质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学生的文化背景也没有高低之分。美国尊重多元文化,也致力于保护少数文化。而无论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他们的成长都孕育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基于了解,引出反思,推动行动。学生在找寻到兴趣之后,少年行所做的就是教会他们科学的思考方法,让他们能够对他人和社会产生自己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让他们得到想象力的启发、创造力的培养、思维的开拓、动手能力的锻炼以及心灵的成长,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朴新教育科技集团的美好愿景,也是少年行不懈努力的目标。结合课外教育培养的“四热”青少年,他们有“热度”,紧跟前沿学科,了解时事热点;有“热心”,想探索未知,解决问题;有“热情”,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有“热爱”,找到喜欢的学科,树立起社会责任感。